锡瘟是锡在低温下改变其微晶结构相位所造成的一种现象。锡瘟在形成时的体积增长约26%,性质很脆,称粉状,所以对焊点会造成可靠性问题。形成时出现像疙瘩状的表面。锡瘟有一定的延迟生长时间,可能达数年之久。但一旦开始形成就会快速的蔓延。锡瘟一般在低于13.2℃以下开始形成,约在-30几度时形成速度最快。
锡瘟现象曾被发现在SnCu,SnZn,和SnAg合金中,表示无铅材料可能具有这方面的风险。Sn中的Al和Zn杂质也会助长锡瘟。在有铅技术中,锡瘟不是个关注的问题,因为Pb可以阻止锡瘟的形成。我们也发现两种较Pb还能阻止锡瘟的金属,就是Bi和Sb。少量的(0.2-0.5%)的Bi或Sb能够预防锡瘟。所以这是个推荐的方法。
虽然我们对锡瘟的现象和原理已经有较好的了解。但在SMT无铅技术中,锡瘟并不是一个重点研究的对象。这可能是由于锡瘟不像金属须问题,它在电子业中并没有具体的破坏事例。在70年代,当时器件的镀层是以纯Sn为主,也就是最敏感的。但也没有报告说受到锡瘟问题的破坏。所以,锡瘟的目前状况,也是属于一个有担心但非急于解决的问题。